高尔夫杂谈:距离与精度的解析
作者:bonnie2010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2-09-14 浏览 2
可以说距离与精度是高尔夫永恒的话题,也是高尔夫爱好者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二者皆备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就引发了距离和精度谁重谁轻,谁先谁后的问题,下面想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下详细的探讨。   我个人认为高尔夫永远是一个精度的游戏,而不是距离的游戏。距离是为精度服务的,离开精度的距离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之所以要把球开的远,是为了下一杆能将球打的更准,离旗杆更近,如果不是以此为目的的距离,只会让球更加远离目标,对成绩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利。   目前流行的说法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先把距离打出来,然后再管方向,否则以后距离就打不出来了。咋一听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你会发现里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这种做法打出距离是不可控的,而且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高尔夫的距离是通过正确的发力方式和发力次序实现的,而不是用蛮力打出来的,正确的发力方式是需要时间慢慢培养出来的,绝不是朝夕之功。不可否认,对于那些身体强壮者来讲,用蛮力硬打,也可以打出相当远的距离,但永远无法达到他们所希望的稳定性。举一个例子,枪的实际射程比有效射程大得多,但只有在有效射程内,枪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准确性。击球也是同样的,能打多远和要打多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让pga球员全力击球的话,个个300好几十码,可他们的有效距离多为200八九十码。所以永远不要将自己的开球距离定义为"用全力打出的距离"!那是永远不可以稳定的距离,是无效距离!   2)用全力,先距离后精度的做法会产生心理阴影。   在没有掌握正确方法时,有些爱好者在短期内用全力有时也可以打出又直又远的球来,但这种球是无法重复的,为了找到那种偶尔打出好球的感觉,他们就会拼命的练,很快一些坏的习惯就形成了,练的越苦,坏的动作就越是根深蒂固。当他们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要找教练时,才发现他们首先要将原来的坏习惯改掉,才能重建一个新的系统,而这期间他们原来全力打球的感觉没有了,距离也减小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心理上都是难以承受得,不知不觉的对学习正确动作产生抗拒心理,当改动作遇到困难时,很容易就会对教练产生怀疑,半途而废,又回到了暴打的老路。改动作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无法接受改动作造成的距离下降,而这种先距离后精度的做法正是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元凶。   再重申一次:在高尔夫运动中,一切都是围绕着精度进行的,距离是为提高精度服务的,一旦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精度要求的距离后,再追求距离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