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盼盼赛中整地补救 高尔夫案例
当你不熟悉规则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遭到罚杆,可如果你对规则熟知在心的话,不但能避免罚杆,有时甚至会带来额外的利益。尤其,当你面临多种选择,如何处置变得更加重要
今年10月中旬在三亚举办的2010三亚女子公开赛上,中国球员闫盼盼发挥出色,曾经一度领跑所有中国球员。在比赛进行到最后一轮的最后一洞时,她寻求了裁判的帮助。由于海南前一段时间遭遇连续的降雨,球场饱受煎熬,而雨水在比赛前3天才开始减弱,所以球场的含水量很高,球道上一些区域也变得湿软泥泞。因此组委会在赛前不但标定了大面积的整修地,还制定了选移球位的当地规则。即球如果静止在果岭通道的短草区域上,球员可以标定并拿起球,然后在不靠近球洞位置,一支球杆范围内放置球。
在标准杆为4杆的第18洞,闫盼盼开球稍稍偏左,球停在了球道左侧的一片整修地中,而这片整修地与左侧的长草只有几厘米的间距。闫盼盼找来裁判的目的是想确认如果按照整修地的规则接受补救应该把球抛在哪里。
由于球位于整修地内的最左侧的区域,此时的最近补救点恰好位于长草区,选择抛球则要抛在长草里,不抛则要在泥泞的整修地里面击球。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裁判向她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择:由于她的球静止在球道上(短草区域),她仍然有选移球位的权利。闫盼盼恍然大悟,她先用1号木杆量了1支球杆的范围,在整修地里进行选移球位,然后根据球新的停点确定最近补救点,此时的最近补救点已经转移到了整修地右侧的球道上。
然后,盼盼再按照整修地的补救,在最近补救点1支球杆范围内抛球。在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以后,她已经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球位了。实际上,在按照整修地抛球后,盼盼可以再进行一次选移球位,但她最终没有这样做,可能觉得现在的球位已经足以让自己满意了。当然,也有人觉得惊讶,她的同组球员就表示了疑问,认为选择按照整修地补救或是决定选移球位只能二选其一,不能重复使用。可是规则并不是这么写的,当球员有多种选择对球进行处置的时候,球员可以按照自己希望的先后顺序来逐一执行。
裁判的判罚和解释
这个案例涉及到的是面对有多种选择情况下,球员应该如何去处置。如果她选择先按照整修地抛球,则抛出的球最终将静止在长草区域,这时她就失去了只有在短草区域才可以拥有的选移球位的权利。而如果先进行选移球位,则在完成这个动作后,假设球仍然在整修地内,则球员尚未接受整修地的补救,他还是拥有脱离整修地妨碍而抛球的权利。当把球拿起来并再次抛下后,球再次回到使用中球的状态,因此球员可以再进行一次选移球位。
作者:冯力源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