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义 亚运会上的高尔夫球自律精神
作者:lucygolf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2-05-02
浏览 1 次

2010年亚运会比赛开始的第一天,除了来自阿富汗、蒙古的几位选手时不时出现一些诸如遗失球、球下水等简单的Ruling外,总体情况还算不错。天公很做美,灿烂的太阳一大早就抬起头来照射大地。下午,眼看着比赛已经接近尾声,几位裁判员开始围在一起讨论一些当天场上的趣事。这时候,突然有人在旁边大呼我的名字。扭过头去,中国队的一位官员直冲我招手——走过去才知道,黄文义在17号洞遇到麻烦了。
我过去的时候,来自R&A的凯文•巴克先生、韩国高协规则委员会的主席比尔•奥先生,以及这次比赛的技术代表,来自亚太高尔夫联合会的多米尼克先生都已经聚在那里了。一看这种阵势,我就知道如果不是语言问题,我根本无须到这里来。这几位老兄的规则知识和背景,应付区区几个Ruling,实在是绰绰有余。
果然,看到我过来,黄文义径直走过来。
“李老师,我的球在沙坑里。但我的球童好像在我打球前耙了沙子。有问题吗?”
我的心一沉。如果真是这样,当然有问题。按照规则13-4a,当运动员的球在沙坑内时,他(包括他的球童)不得在击球前测试这个障碍区。而耙沙是规则规定的典型的测试障碍区的行为。但是,黄文义刚才的表述中用了“可能”两个字,似乎他自己也不确信球童是否真的耙了沙子。于是我问道:“其他人注意到这一点了吗?”黄文义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转过身去,正好看见一台摄像机正对着我们这里的现场狂拍。于是我直接问摄像师:“电视拍到这样的画面了吗?”
“拍到了。”摄像师很肯定地回到,“我刚才就站在沙坑后边。”然后,他又指了指果岭后方电视塔上的另一个摄像师说:“他也看到了。”
我知道事实已经非常清楚了:在这个三杆洞,黄文义的开球落进了果岭前方的沙坑。在黄文义打球前,他的球童耙掉了沙坑内的一些脚印。事实上,那些脚印并不在黄文义的打球线上,也不会影响到他的站位和挥杆,因为它们离黄文义的球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球童觉得耙掉这些脚印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她显然不知道规则中还有“测试障碍区”这一规定。
就这样,黄文义在这个洞被罚了2杆。他之前的成绩本来已经是低于标准杆1杆,这样一来,立刻变成了高于标准杆1杆。刹那之间红字便篮字,对运动员的打击可想而知。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黄文义并没有因此而显得格外沮丧或者激动。他很平静地说:“没关系,后面努力打。争取把损失夺回来。”后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他也很坦率的承认,当时现场同组的运动员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但是他自己觉得有问题就要提出来,因为这样才符合这项运动诚实、自律的精神。
为黄文义的这种精神鼓掌!
作者:国际级裁判 李今亮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