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规则上是不得有帮助高尔夫进行的不当配备。
我们看到选手有乘坐高尔夫球车的情景,都是打完正规的72洞比赛后,因为第一名成绩的不只一个人,而必须打延长赛。而延长赛大都是在每个9洞的头尾洞举行,也就是可能打完第一洞没分出胜负,就要继续打第10洞或是第18洞或是第9洞之类的方式(简单说就是会在离会馆最近的洞举行,这样观众才不必要移动很远)。这时因为比赛时间也已经很晚,怕天黑打不完,因此会让打延长赛的选手跟杆第,坐上高尔夫球车,快速的移动到,下一洞开球的TEE台。
另一个就是碰到比赛途中突然下起大雨,大会宣布停止比赛时,也会派出高尔夫球车将选手等相关人员载回会馆。除此之外,选手一律要以徒步来完成比赛。
案例一
很久以前美国有格外号「大海象」的名将,一次比赛中球落入灌木里,因为必须跪着击球,而当时因为曾经下过雨地上很湿,所以他拿了一条毛巾垫在跪着的膝盖下,事后经过检举得到判决就是他使用「辅助道具」击球因此判定失格。
案例二
之前有一位脚部行动不便的选手,成绩可以通过PGA测试,但是比赛时必须坐着自备的电动车前进,到定点时才下来击球,也因为这个争议而被判决无法正式成为职业选手参加比赛。因为正式比赛的规定,18洞的比赛中选手是要徒步进行。除非比赛大会因为要节省时间,允许所有参赛者可以乘用高尔夫球车以外,但是几乎没有职业比赛是采用这种方式的。
案例三
几年前台湾国内办女子比赛,虽然是小型的但是一样规则就是规则。因为台湾现在的高尔夫球场几乎都是使用高尔夫球车,所以比赛时也将选手的球袋放在高尔夫球车上,但是选手当然不可以乘坐,这个规则选手都知道。结果有一组打完9洞以后,因为到后9洞的发球台有一段距离,下了果岭全部乘上球车前往后9洞发球台,这四名选手当然最后被判定失格。或许是杆弟习惯请客人上车,也不懂规则,但是这四名选手也自己太大意。
之后跟男子选手聊到台湾一些小型比赛时使用球车载球具,他门说,不但不可以乘坐,连靠到球车拿球杆的时候,也绝不能坐在车上休息一下,连用身体靠着球车休息都要避免。即使18洞打完也都是用走的回到会馆,除非大会有特别宣布在哪一段可以乘坐。
曾雅尼今年比赛中途也有过手肘受伤的情形,也看到他贴了运动选手用的专用贴布(在篮球选手中比较常看到那种),这种贴布有强化辅助受伤部位附近的筋肉来减轻受伤部位疼痛的作用,也必须要有专业人员针对部位强化作不同导向去贴,跟一般的酸痛贴布贴法不一样。如果说戴护具会违反高尔夫规则的话,不知道这种强化贴布也是禁止使用的吗?
我也曾经想过,如果这种贴布真的有强化筋肉的作用,那只要在适当的位置(比如说背肌、二头肌、三头肌…等一些高尔夫挥杆会使用到的肌肉群)贴上,击球距离就应当可以变得更远,不是吗?只不过这种特殊胶布不便宜,也无法自己贴,要学过的专业防护员才懂。一般打球的人我想也不会花这些时间在要去打球之前跑去请人贴吧!真的想靠外力强化的话,不妨试试看现在市面上有卖的一种贴身的贴身运动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