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设计中如何融入运营元素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09-07-23 浏览 9

一、经典洞与瓶颈洞

近年来,我曾接受过数十家球会开发商的邀请,以顾问身份对球会的会籍销售、房产开发和日常运营管理等,提出方案和建议。每次考察这些即将竣工的球场,总能感受到业主们视球场为“亲生骨肉”,且爱子心切,他们会自豪的介绍,球场出自某国际著名设计师之手,球场的挑战性有多大,甚至会亲自带着你参观并介绍两个特色洞、经典洞。

随行人员大多是低差点、高水平球员,当他们面对着全新的球场,往往是跃跃欲试,充满征服的欲望。然而,我是一个不随主流之人,不会因为景色和大家的兴致而迁就自己的专业观点,常因坚持原则而引来非议。常常指出的问题,也恰恰是业主和设计师们认为经典得意之处。

前不久,我去了广州一家即将开业的新球场。从总体上说,球场的设计与施工相当不错。其中,设计师和业主都一致认为最经典、最出色的设计是一个三杆洞。果岭在陡峭沟壑对岸的悬崖高处,蓝、白发球台距离果岭分别为208Y、176Y,这正是低差点球员的魔鬼距离。不论从景观,还是挑战性方面来讲都相当完美。

但是,如果从球场经营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洞的设计就非常糟糕。因为该洞普通球员能一杆上果岭的概率不足15%,而且至少会有50%的球员会在此洞丢球,即几乎每组都有球员会在此洞丢球。而且大多会花费一段时间找球,这就对球场的运营产生至少两方面影响:首先找球必将减缓球场流程,影响到后面一组球员的开球,因此,该洞便成为球场运营中的瓶颈洞,降低整个球场的来场人次容量,遭成运营低效率;其次球童为了让球员满意,在悬崖边找球会构成安全隐患,若找不到球,又会影响球员心情。

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我看来,几乎每个新开业球场在设计上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从职业运动的角度,球场设计的无可挑剔,尤其是有挑战性经典洞为球场锦上添花。而从球会运营的角度,却有许多可改进之处,经典洞恰恰是瓶颈洞。

二、球场设计与运营的冲突

作为球会管理者,根据自身体验,我曾提出过与设计师完全相反的设计理念,即最易最后洞原则。该原则认为:最后一洞应该为最容易的一个洞。这是因为,球员在最后一洞打好之后,会出现几种可能情况:

1、认为感觉来了,再加打一场球;
2、心情高兴,请同组球友甚至叫上一帮朋友,在会所聚餐、消费;
3、球童小费肯定会给得更爽快、开心,甚至更多;
4、回家路上总会说起今天在某某球场最后一洞打好了,免费宣传球场;
5、几天内都会恋恋不忘,要尽快再来取得更好成绩。

不论是哪种可能,最易最后洞的这种设计对球会、球员、球童都有利。但现实却完全相反,高尔夫爱好者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运营的高尔夫球场,绝大部分是第18洞最难。这是因为设计师从职业赛事需要出发,把最后一洞设计为难度最大的洞,以此增加赛事的悬念,让比赛更加精彩。

一些球场在设计上存在这种冲突是必然的。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球场设计师是职业球员出身,他们在设计中,更多是从职业球员的角度出发,考虑的主要是难度和挑战性,运营问题却很少考虑进去。但现实却是,世界上大多数球场客人是成绩在90至100杆左右的业余爱好者。我国处于高尔夫运动起步阶段,情况更为特别。赢利是企业的根本目标,球会亦应如此。而高尔夫运动的入门者是球会收入主要来源,所以从运营的角度考虑,球场设计就必须以服务90杆至100杆水平的球员为主,最大限度的让该部分球员能有挑战性,在球场上找到乐趣。

三、调解的砝码

高尔夫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高尔夫球场是一件艺术作品。在艺术世界里,让相悖的职业运动与管理运营融为一体,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红、白、蓝、金四个发球台,便是调解平衡的砝码。

在一些经典、特色的有挑战性球洞,只要将普通球员所用的红T和白T位置向果岭方向移动,缩短球道长度,然后规定节假日和高峰期普通球员只可以使用红T和白T,就既可以解决瓶颈洞问题增加球场运营容量,又能保留特色。最后一洞的难易也同样可以通过调整发球台的位置来实现。

这么简单的调整就可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还在困绕着许多球会,降低球场运营效率?为什么设计师不在球场设计时考虑到运营元素,却需要在试开业期间去调整?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的设计师和经营者去思考。

四、沟通是设计的根本

当然,以上并非是所有球场的普遍现象,在我所做顾问和所到过的球场,N&H设计机构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