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童不好当 体验高尔夫球僮一天的工作
作者:golfsh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3-08-21
浏览 2 次

时间:2009年4月25日
地点:长沙青竹湖国际高尔夫球场
记者走进高尔夫球场,亲自体验一名球僮平常的一天。
从芙蓉路一直往北,驱车半个小时后,你会看见华美的花柱、金色的拱门和成片的别墅群。这里就是长沙有名的青竹湖国际高尔夫球场了。满眼的绿色里有清澈的湖泊、柔软的草皮、白色的沙坑。在这里你不需要多迈一步,漂亮的导路小姐等候在任何您需要的地方。
三三两两的客人,有的人叼着雪茄谈论着政治风云或金融风暴,有的人则在手机里告诉对方,不确定明天是否在国内——这就是青竹湖的早晨,我特殊的一天就从这个时间开始了。
橘黄色的上衣、米色格子裤和宽沿帽,再套上一件象征着C类级别的红色马褂,我就是今天的临时球僮,和其他球僮一样,要成为下一批接待客人的球僮,先得直挺挺地站立在调度室门口等候派遣。
9:50 我跟小兰、小娟等正式球僮一起,迎来了我们今天的第一批客人,一个年轻的餐饮大亨、一个稳重的建材商人,还有一个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加籍华人。
10:00 客人端坐在球车上,球僮和球包则在车座后一起出发了。小兰告诉我,我们将打一场标准杆18洞的高尔夫,场地为AB场,耗时大约4个小时左右,行程7—10公里。今天能坐车也算幸运,有的客人可是愿意边走边打球的,那我们就得帮他们背上23公斤的球包同行。
路是沿着山间蜿蜒而成,但发球台往往都在高坡上,上上下下靠两条腿来回折腾了几趟,刚过了5个洞,我就开始有些累了。
木杆、铁木杆、推杆……1号杆、7号杆、8号杆……在我陪同奔走的过程里,一直听到这些名词的不断更替。50码、100码、200码,我无法判断距离,只觉得这个小球一点点消失在视线里,若干秒后能听见一声闷响的落地声。
专业的小兰会马上告诉客人,多少码、落点在沙坑或是草地、据下一杆球的距离、如何调整方位、该用哪一根球杆击球等精确的数据。帮客人捡球、递上球杆、商量如何把球打好、接过客人手里的烟头、简单清理被破坏掉的草皮……这些不经意的细微动作,就是球僮多角色的工作。
12:09 我们打到了第9个洞,8点的早饭已经消化殆尽,小兰的肚子也发出了咕咕的“报警声”,可兴致正高的客人已经往第10个洞走去了,我们只能抱着球杆继续跟上。
13:50 带着两条微微颤抖的小腿回到了出发地旁的食堂,体能的极度消耗,让我三下五除二很快吃完了一大碗米饭。
14:20 客人饶有兴趣地开始了下午C场地9杆洞的比赛。截至17:00比赛结束,我的双脚像灌铅般沉重。看着小兰他们矫健地帮客人搬运球包,打扫球车,我已无力动弹。
17:50 我即将离开球场的时候,小兰对我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
小兰,湖南工商管理学校大专毕业后选择做一名球僮。这个19岁的姑娘经过高强度的体能培训,学会了跟高尔夫有关的相关常识,学会了迎来送往的基本礼仪,甚至还生硬地背下了日常需要地英语和韩语。6个月后,她脱下来了玫红色的新手服,穿起了象征正式C级别球僮的红马褂。
3年了,小兰因为热爱这份工作留了下来,我能近距离地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工作**。她告诉我:“每天的客人都是新鲜的面孔,给我带来新的知识和收获。”
当然,也有很多和小兰一起进球场的兄弟姐妹走了,他们并不是因为工作的辛苦,多半是在这种贫富差距极度悬殊的地方,心理长时间无法平衡而不得不离开。他们说做球僮让他们看不见未来和发展的方向。至少在薪水较高的青竹湖球场至今未能长久地留住一个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