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式打球 杆弟真的喜欢我
主球场你一定常去,常去的球场就一定有球童认识你。为提高球童的服务质量,很多球场在你打完球后都要求你对球童的工作予以投票评表现等级。而球童们呢?对常客也会评好坏。各自评分,不是很公平吗?有所区别的是,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球童间私下的。这私下的就一定比你对她(他)们的评价更发自内心。
“很高兴为你服务,我认识你,大家都愿意跟你,因为你人很好!”对于这类的赞扬声我早已习惯。我果真那么好吗?我不过是自己读线、测码数、摆球、修草皮、耙沙,击球结束后与球童握个手道声谢!等等。我可不是想表现我是“好人”,只是我视球童为自己的“身影”,当自己表现失常,我常平静地对待自己犯的错误,不说失误与“影子”有关,尤其是主场,不再依赖球童,久而久之,心平气和又身体健康,你看,一举两得,我的“小名”可不就成“好人”了吗?
在中国,只要说到你嗜好打高球,那么,你随即会被两个字缠绕上,一个是“富”,另一个是“贵”,就这两个字,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与球童有关。
我在美国的十几个球场打过球,没有一个球场,或者说,全美国2万多个球场没有帮球手配球童的。
18洞一场公众球场击球费数十美元,一个有牌的球童数百美元/时。在美国,只有真正的富贵者才会请球童。
可习惯有人收杆、报码数、读线、摆球的我曾把同组,尤其是同车的美国球友当成球童,挥杆击球后,习惯性地将球杆递给球友。什么拔旗杆、插旗杆、修补痕迹浑然不知与己有光。
又时常抽了数枝杆抱至果岭周围,在推完球后带走了推杆,而其他短杆却遗留在了果岭边。总之,一场球下来总会犯很多错误!
此后,我学会了自己动手,而球童呢?我以为,球童对待自己的工作已不再重要,只要在我身边我已经很“富贵”了。
作者:贾婕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