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本科生 待遇同农民工相近(上)
作者:maky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2-06-27 浏览 1

  在中国土地上疯长的高尔夫球场不仅耗费大量的水,还宣称需要大量的人,高尔夫教育由此而兴。    北京一家高尔夫教育学院的招生简章里写道:一座正常运营的高尔夫球场至少需要专业人才350人。按此计算,目前中国数百家高尔夫球场专业人才缺口10多万人。尽管这一数据仅是推算,但很多怀揣希望的年轻人还是对此印象深刻。   一个球场需要350名什么样的专业人才?这项和“贵族运动”相关的高等教育是专门培养精英的吗?学了高尔夫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   “上大学去学高尔夫”?   始建于1995年的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是国内第一所培养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高等专业学院。这个直接以高尔夫命名的工商管理学院2001年转为民办公助本科后,更接近人们对“上大学去学高尔夫”的想象。   23岁的法龙君2011年毕业于该学院。他告诉记者,和其它统招的二本专业一样,高三毕业生们在达到二本分数线,再达到该专业分数线后,可被录取。进校后主要有三个方向的学习:球会管理、草坪管理、球技。   其中,管理学占学分比例较大,包括管理经济学、企业文化、管理心理学等。学校还在高尔夫学院划了一块地作为试验田,用于种草。让学生对草坪土壤、草种养护等技术进行实践。球技则是学生们在大一整个学年和大二上学期的专业必修课,所有人都必须过关,到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则变为选修课。   法龙君说,这个专业每年学费13000多元,是整个深大所有专业里最贵的。和有些学费只要每学年4000多元的专业相比,高尔夫学习多出了基本装备费,还有几千元的下场费——法龙君和他的同学可以免费在学校高尔夫球场地练球。   除此之外,很多人自己购买了装备。在法龙君的班级里,超过一半的男生自己买球杆,价格从6000元到14000元不等。   该学院副院长张雅琴告诉记者,高尔夫学院招生时文理兼收,毕业时可获得管理学学士文凭。学生在校期间可学到的管理类知识属于文科,学到的草坪专业知识属于自然学科,球技、赛事等知识又使其成为一个体育人文学科。不过,由于下场打球等现实问题,学院设立至今,招生规模一直在80到100人左右。   张雅琴表示,现在一些内陆城市的学院在拓展二级学科时看好高尔夫专业,多来深大高尔夫学院取经。在北京、上海、云南、山东、海南等地区,高尔夫教育尤受追捧。深大已不满足于高尔夫的本科教育,目前已经与英国的都柏林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   “看上去很美”   高尔夫教育者们表示,这项学习将带给学生们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从部分学生的就业情况看,高尔夫教育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南方某高校的一名高尔夫专业的学生记得,该校招生时告诉他,从2007到2017年,中国高尔夫产业需要专业人才两万人左右,但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不足200人。“高贵、精英而且人才奇缺,我对这个专业印象不错!”   不过,在经过四年学习之后,他并没进入高尔夫球场工作,而是在一家保险公司推销人寿险。“球场已经饱和了,而且在球场工作不一定要专业对口。”   该学生表示,自己虽然学了四年,但感觉“大学学的课程比较宽泛,没有针对性。让我们每种都懂,但每种都不精”。实习也是“看起来很美”:虽然去的是某个国内知名球会,但每人半个月,要在整个球会轮转,连端茶打杂的机会都很少。上大学的头几年,他们和球场上的高端人群交流,“看见他们散发出成功的光芒”,梦想他们成就个人价值的样子。可到了最后找工作的时候真进球会的少,“球会只给开出不到3000元的月薪”,工作地点又偏。   也有靠着这个行业发达的人。这名男生说,他的一个同学大二时就开始经营高尔夫球具,认识了上游的批发商,开了网店,没过多久就买了车。   海南五月花球场是个27洞的球场,在负责草坪维护的70人里,大学生只有两人,是甘肃农大学草业的本科生。球场总监吴志勇告诉记者,维护草坪的工作多招募社会人员完成,这个专业的本科生虽然素质更高,学习的知识也比较系统,但前两年给的待遇也就是月薪3000元左右,“非常辛苦”。   河北省某球场副总经理则表示,大学生并不特别受球场青睐。一个球场最重要的是拿地,拿到地开发后,直接在附近招来农民就能干活了。和农民一起被招进该球场的草业本科生,待遇与这些农民差不多。   上述人士表示,现在每个球场都在亏损,“每天客人也就这么多,竞争又激烈,只能压价”,以前看起来高不可攀的运动,现在有时“每人只需三四百元就能打一场”。他告诉记者,和房地产结合的那些球场比较好过日子,其它的就不行。“球场为拿地花了很多钱,给从业人员的钱蛮少的。”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