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生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研讨会顺利召开

北京时间2019年7月3日,由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领衔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国大中小学生运动技能评定标准实证性研究》高尔夫运动项目暨《我国大中小学生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的近40位教育界专家和教授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我国大中小学生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编委会和全国校园高尔夫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办,深圳市衡泰信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山东黄金崮云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协办。
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大中小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实证研究》课题组组长郝光安教授对课题开展的背景、研究价值、项目研究的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专题报告。
全国校园高尔夫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实证研究》课题组总顾问季克异教授参加会议并致辞,他强调:高尔夫运动是一项健康、高雅的运动。高尔夫运动不仅强身健体,里面蕴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人的成长因素,比如自我约束、为他人着想、礼貌、礼仪、规则等重要品行,是真正可以让学生全面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运动。我国大中小学生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实施,对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大中小学的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国校园高尔夫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我国大中小学生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项目负责人王继军对《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项目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
项目组副主编、前高尔夫球女子国家队队长黎佳韵、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李振军老师、武汉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黄志勇教授对项目研究的内容包括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理论考试考题编写说明、测试技术及练习方法等逐一做了汇报。
全国校园高尔夫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贾志勇教授,全国校园高尔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林致诚教授,贵州医科大学国伟教授发表了对标准编写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确定了以“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科研为引领、培训为手段、标准为依据、设备为支撑”的实施策略,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进《我国大中小学生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
《我国大中小学生高尔夫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高尔夫运动,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还将为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推进学校高尔夫体育课程改革建设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